首页

所在位置: 首页 > 团情快讯 > 正文

团情快讯
党史学习教育•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

发布日期:2022-05-13 19:42 来源:延大西院外语系总支学生分会公众号 作者:


本期党史传颂

 

李敏婕,女,汉族,入党积极分子,国际学院英语2001班学生

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---孙中山

01简介

 

孙中山,名文,字载之,号日新,又号逸仙,又名帝象,化名中山樵。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。他致力国民革命四十年,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革命事业,创立了兴中会、中国同盟会、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,领导了辛亥革命,缔造了中华民国,被尊称为“国父”,他又举行了捍卫共和国的“二次革命”和“护国运动”、“护法运动”。适时地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。提出要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,并依靠共产党,改组国民党,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,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,他的丰功伟绩,永远载入光辉的史册。

02创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

 

1894年冬,孙中山到檀香山,积极在华侨中宣传反清革命的主张。这年11月24日,他联合华侨中的反清人士,建立兴中会,并且立即筹备经费,准备回国发动武装起义。

1895年2月,孙中山又和在香港组织辅仁文社的杨衢云合作,联合香港、广州一带的反清人士和会党力量,于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,取名“乾亨行”作为掩护。随后又决定于10月26日发动广州起义,结果起义前一日因运送枪械被发觉而失败,陆皓东等人被捕就义。孙中山被通缉,潜往日本,11月在横滨成立兴中会分会。

1896年6月赴美联络华侨,9月前往英国,居学医时的老师康德黎处,10月11日被清政府驻英公使馆绑架拘禁。经康德黎等人奔走营救,得以释放。脱险后,寓居伦敦,著有《伦敦蒙难记》,并经常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里看书,实地考察德、比、法等国的实际,寻求救国真理,初步形成民族,民权、民生三民主义思想。

1905年,孙中山由欧洲再到日本,以兴中会和以黄兴会长的华兴会为基础,联合其他革命分子,8月20日,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,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政党,他被推举为总理,确定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;创办《民报》提出“民族、民权、”三民主义学说,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奋斗目标。

同盟会成立后,在和改良派展开大论战的同时,孙中山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,联络华侨、会党和新军,发动了一系列更大规模的反清起义。这些起义虽连续失败,但是孙中山仍不动摇,继续坚持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斗争。

其后于1911年4月27日,革命党人在广州仓促发动起义,结果又惨遭失败。大批优秀的革命党人在此役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事后,由慈善机构收殓了七十二具烈士遗体葬于黄花岗,故称是役为“黄花岗之役”。

孙中山所发动和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,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和推翻清政府奠定了基础。

 

04确定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三大政策,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

1923年2月,孙中山南下广州,3月重组广州大元帅府大本营,复任大元帅。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通过大会宣言。会议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,确定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的政策,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。会后有系统地演讲三民主义。

同年2月派廖仲恺、蒋介石等人筹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,4月12日发表手订的《建国大纲》25条,把建国程序分为军政、训政、宪政三个时期。9月5日,移大本营于韶关,发表《北伐宣言》,训练军队,做好北伐准备。11月10日,应冯玉祥之邀,决定北上,发表《北上宣言》,提出对内召开国民会议,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。1925年1月26日入协和医院治疗,确诊为肝癌,3月12日逝世。其灵柩安放于北京西山碧云寺,1929年6月1日移葬南京中山陵。遗著编有《孙中山全集》、《中山全书》、《孙中山选集》等

孙中山被中国国民党尊为“永远的总理”;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称他为“革命先行者”。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,台湾地区的民主象征。